海誉晟

化肥临时登记将取消 化肥减量增效持续推进

农业部种植业管理司耕地与肥料管理处徐晶莹副处长2016年10月17日在2016年中国国际肥料展览会上就肥料登记管理和减量增效作了报告。以下为报告原文:


今年是“十三五”的开局之年。“十三五”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时期,也是我国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加快转变的关键时期。前不久印发的《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》,提出了“创新、协调、绿色、开放 、共享”的五大发展理念,要求“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,走产出高效 、产品安全、资源节约 、环境友好的农业现代化道路”。《纲要》的发布,为“十三五”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明确了思路、指明了方向。转变农业发展方式 ,首要的任务是转变土 、肥 、水、耕地等农业资源的利用方式,推动农业发展由依靠拼资源拼消耗转到可持续发展上来;重要的措施是强化肥料、农药等农业投入品的管理方式,加快建立监督管理的长效机制。今天,我将围绕肥料登记管理、化肥减量增效 、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等重点工作,与大家进行交流 ,概括起就是“定、减、提”三个字 。


 一、“定”——肥料登记政策确定
 
从去年开始,按照国务院深改办的要求 ,农业部对肥料登记管理进行了一系列改革。目前 ,相关政策已经基本确定 。同时,农业部也正在抓紧肥料管理立法,进一步完善肥料登记管理制度 。
 
第一,肥料登记管理改革稳步推进。当前 ,重点明确了三项主要的改革政策 。一是田间试验机构自主选择。2015年9月,农业部发布2287号公告 ,明确企业在申请肥料登记时可按要求自行开展田间试验,也可以委托有关机构开展,取消了肥料登记田间试验需要到指定单位开展的要求。二是质量检验报告竞争性选择 。今年2月,国务院印发《国务院关于第二批清理规范192项国务院部门行政审批中介服务事项的决定》,将肥料产品检测和安全性评价两项中介服务事项改为技术审查事项,由审批机关采取竞争性方式选择相关检测试验机构承担。目前 ,我们正积极协调有关部门 ,抓紧落实 。三是临时登记即将取消。按照行政审批改革要求,将进一步简化登记程序、减少相关登记资料。取消肥料临时登记 ,只保留肥料登记 、肥料续展登记和肥料变更登记 。对于经过实践证明,安全性 、有效性、适用性能得到有效保障的肥料产品 ,逐步纳入免予登记范畴。
 

第二 ,肥料登记中发现的主要问题。2016以来,农业部肥料登记窗口共受理企业申请登记资料7315件,共发放登记证5630个。在管理中也发现了一些问题 ,需要引起重视。一是个别企业肥料登记资料造假。主要是产品质检报告或年度质检报告不同批次数据雷同,编造田间试验报告数据,伪造营业执照信息等 。二是产品虚假宣传。以新技术、新科技成果 、新标准名义推出的肥料品种层出不穷,有的缺乏科学依据 ,有的长期施用严重影响环境安全,影响农业可持续发展。三是产品质量不稳定 。一些企业在取得肥料登记证后 ,不重视产品质量控制,偷养分、乱添加等问题时有发生,不仅使农民利益受损,更加造成行业信誉下降 。

 
第三,下一步工作重点 。重点抓三个方面:一是完善肥料登记服务条件。增强服务意识,提升管理人员素质。逐步完善肥料登记信息化管理,尽快实现全国联网 ,方便企业办事 。二是严把审核关 。对造假的企业将给予严厉的警告和惩处。对检验检测单位出具虚假报告,建立黑名单制度 ,并及时告知其主管单位。三是加强肥料市场监管。肥料登记工作不能“只登不管”,必须着力落实证后监管制度。农业部将加大市场抽查力度 ,安排专项经费对发证产品进行监督抽查,对不合格的产品 、假冒伪劣产品 、违规产品进行严肃处理。
 
二、“减”——农用化肥减量增效
 
去年以来,农业部按照中央关于现代农业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的统一部署,坚持绿色发展理念,紧紧围绕“稳粮增收调结构 、提质增效转方式”工作主线 ,按照“一控两减三基本”的目标 ,扎实开展化肥使用量零增长行动 ,集成推广科学施肥技术,初步实现了“减量增效”的目标。据国家统计局数据 ,2015年全国农用化肥施用量增长0.4%,增长幅度下降了1个百分点。同时,2015年我国水稻、玉米、小麦三大粮食作物化肥利用率达到35.2%,比2013年提高2.2个百分点。下一步,在科学施肥工作方面将重点抓好“三个推进”:
 
一是化肥零增长加力推进。化肥减量增效越深入推进难度就越大,需要加强顶层设计,进一步细化技术路径,逐年升级 、逐区推进、逐项落实。重点是做好“加减乘法” 。一是加法,加快高标准农田建设,提升耕地质量,提高基础地力,减少化肥用量 。二是减法,推进有机肥资源化利用。支持规模化养殖企业利用畜禽粪便生产有机肥,支持农民积造农家肥,施用商品有机肥 。推广秸秆粉碎还田、快速腐熟还田 、过腹还田等技术,因地制宜种植绿肥。三是乘法 ,集成组装一批适宜不同区域、不同作物高产高效、生态友好施肥技术模式 。因地制宜推进化肥机械深施、机械追肥、种肥同播等技术。加大缓释肥料、水溶性肥料 、生物肥料、土壤调理剂等高效新型肥料研发和推广力度。

二是测土配方施肥深入推进 。测土配方施肥从2005年实施至今已经有12个年头了 。这个项目的实施,推动了农民施肥观念的改变、农业施肥方式的转变和肥料产业发展方向的变革 。近年来,中央财政每年安排7亿元资金支持测土配方施肥 ,农业部也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,为测土配方施肥工作进行了创新。重点在巩固、深化、延伸上下功夫。抓巩固,主要是巩固取土化验、田间试验、配方制定等基础工作,这是农业部门必须坚持的公益性服务,要继续巩固 。今年,重点支持500个县做好土壤检测和肥效验证等基础性工作 。抓深化。主要是深化测土配方施肥普及方式,着力解决技术到位“最后一公里”的问题,重点是通过农企合作加快配方肥的推广应用 。今年 ,我们集中资金、集聚力量,选择了200个测土配方施肥重点县,每县安排260万元开展化肥减量增效示范,带动科学施肥技术和产品加快落地。抓延伸。主要是向产业和服务方面延伸,解决施什么样的肥、怎么施肥、谁来施肥的问题。一方面,通过建立国家农业科技创新联盟 ,引导肥料产业适应农业发展需求 ,研发高效、经济、环保型肥料 ,推动肥料产业转型升级 。另一方面,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涉农企业发展农化服务组织,帮助农民施肥到田。同时,结合农资电商 、农业金融保险的发展,积极探索农化服务的新模式。

三是有机肥替代化肥试点推进。水果蔬菜茶叶是重要的经济园艺作物,也是用肥量大的作物 。果树亩均化肥用量73.4公斤,是日本的2倍多 ,美国的6倍,欧盟的7倍;蔬菜亩均化肥用量46.7公斤 ,比日本高12.8公斤,比美国高29.7公斤,比欧盟高31.4公斤 。在水果蔬菜茶叶作物上推行有机肥替代化肥,不仅节本增效显著 ,而且提升产品品质  、促进农业废弃资源转化利用 ,可谓是一举多得。今年我部将组织开展果菜茶有机肥替代化肥行动。初步考虑,在果菜茶优势产区 ,选择100个重点县开展有机肥替代化肥试点,推广“果沼畜”、商品有机肥、水肥一体化等技术,推进产品提质增效 、化肥减量增效。积极探索在优势产区 、核心产区 、知名品牌上有机肥替代化肥的工作机制和技术模式。
 
三、“提”——耕地质量亟需提升
 
“万物土中生,有土斯有粮”,耕地是粮食生产的“命根子”。落实好新形势下国家粮食安全战略,端牢中国人的饭碗 ,出路在科技,动力在政策,但根本还在耕地。为贯彻落实中央部署 ,农业部组织实施了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行动 ,加强耕地质量调查监测与评价 ,各项工作取得了积极进展。
 
一是加强耕地质量调查监测。成立专门机构。根据工作需要,经中央编办同意,我部正筹建专门的耕地质量调查监测机构,在整合现有资源的基础上,进一步加强耕地质量调查监测与评价工作,推动藏粮于地、藏粮于技战略的实施。建立耕地质量大数据平台。将测土配方施肥、县域耕地质量调查与评价、耕地质量长期定位监测及有关耕地质量建设项目形成的海量数据,统一纳入到耕地质量基础数据库 ,进行全面汇总 、整理和分析 ,完善耕地质量管理信息系统 ,实现耕地质量监测保护工作的信息化管理、数字化运行和图件化展示 。编制全国耕地质量调查监测体系建设规划。组织专家编制了专门规划,“十三五”时期要初步建成以国家耕地质量调查监测中心为龙头,以耕地质量调查监测分中心为纽带,以耕地质量监测区域站为节点,以耕地质量综合监测点为基础的全国耕地质量监测网络 ,全面掌握我国耕地质量底数和变化趋势 ,及时提出耕地质量保护和提升的政策措施。
 
二是加快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示范区建设 。近年来,不少省份以高标准农田工程建成区 、占补平衡补充耕地项目区 、耕地质量问题突出区为重点,建立了一批耕地质量提升综合示范区,集成推广耕地质量建设技术,提高广大农民对培肥改土作用的认知度。下一步,要根据我国主要土壤类型和耕地质量现状,突出粮食主产区和主要农作物优势产区,统筹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、旱作节水农业技术推广等项目 ,建设一批示范区 ,重点开展退化耕地综合治理、污染耕地阻控修复、土壤肥力保护提升等工作,集中连片推广秸秆还田 、增施有机肥、种植绿肥 、施用石灰和深松整地等综合技术模式。
 
三是加大各项试点工作落实力度。主要是抓好三个试点:东北黑土地保护利用试点。2015年以来,中央财政每年安排5亿元资金,在东北四省(区)的17个县(市),开展黑土地保护利用试点,每个试点县(市)每年安排项目资金3000万元 。从目前情况看,东北黑土地保护利用试点工作进展顺利 ,已有一个较好的开局。下一步 ,将在总结试点经验的基础上,抓紧编制印发《东北黑土地保护规划(2016-2025年)》,完善技术模式 ,稳步扩大试点 ,确保取得实效。湖南重金属污染耕地治理修复试点。2015年以来,中央财政专项安排资金15亿元,在长株潭19个县(市、区)及周边地区开展重金属超标检测、VIP技术试点与机理研究 、推进镉低积累品种筛选、实施耕地质量提升与污染修复 、落实农作物种植结构调整等措施。下一步,要在试点评估的基础上 ,加强督促检查,搞好指导服务 ,确保试点取得成效。耕地轮作休耕试点 。今年,农业部制定了《探索实行耕地轮作休耕制度试点方案》 ,对轮作休耕试点工作进行了安排部署。重点是在东北冷凉区、北方农牧交错区等地推广轮作500万亩,在河北省黑龙港地下水漏斗区季节性休耕100万亩,在湖南省长株潭重金属污染区连年休耕10万亩 ,在西南石漠化区连年休耕4万亩,在西北生态严重退化地区连年休耕2万亩。为做好这项工作,中央财政安排了资金,农业部也进行了周密部署 ,制定了工作落实方案和,近期将全面推动开展 。
XML地图